中国女足前主帅王海鸣:历尽千帆,让足球返璞归真

作者:小小主编发布时间:2025-04-18 13:20:16阅读次数:0

图片

“老师,我们想到这里来踢足球,行吗?”

“想踢球好啊,你们上几年级了?”

“初一。但是我们不在这所学校上学。”

“那可以跟家长商量,转学过来一边读书一边踢球,我看你们身条儿都不错,挺适合练足球的。”

“那到这儿踢球得交多少钱呢?”

“不交钱,踢得好还可以减免学费。”

图片

▲执教女足国家队时的王海鸣。

这是4月11日下午放学后,遵化阳光燕山学校大门口,两名外校女孩与一位长者之间的对话。得知有希望到这所学校踢球,女孩们顿时眉开眼笑,她们找路过的一名小男生借来纸笔,向眼前这位一身运动服的“老师”索要联系方式。后者很高兴地在纸上写下了电话和自己的名字——“王海鸣”。

“这个电话就是我的微信,”他说:“喜欢踢球是一件特别好的事情,你们要加油啊!”

借人纸笔、与人方便的男孩此时也开了腔。

“老师,我也想踢。”

“你哪个年级的啊,小朋友?”

“三年级的。我没专门练过,但是我喜欢,也会踢。”

“本校的学生就更简单了,找你们小学部的教练就行。”

图片

▲如今的王海鸣身材清瘦、两鬓斑白

显然,这三个孩子都不知道“王海鸣”在这所学校的角色,更不知道面前这位身材清瘦、两鬓斑白的足球热心人,就是前中国女足的主教练。两年前,他在归属河北唐山的遵化市找到了自己的归宿和寄托,目前的公开身份是阳光教育集团副总校长、遵化阳光精英足球俱乐部总经理兼青训总监、雄安新区足协主席。

据了解,阳光燕山幼儿园、阳光燕山学校(含小学、初中部)、遵化益众中学(高中)均属于阳光教育集团,为了提高总计上万名在校学生的身体素质,缓解孩子们的学习压力,这家民办教育集团大力推广音乐、美术、书法、体育等课后项目,其中阳光精英足球俱乐部是其投入最大、知名度最高的体育项目。

2008年卸下国家女足帅印,王海鸣曾转战男足三级职业俱乐部;2018年从北京市体育局退休之后,他还是没有一天离开过足球。现在,67岁的他每周从北京驱车三个半小时,前往遵化履行自己的使命,直到周末或休息日才返京回家。

图片

▲马鸿鸣和王海鸣在遵化聚首。

图片

“为国家培养有文化、有素养、讲文明的新一代足球后备人才,就是我的梦想和使命。”王海鸣告诉《足球》报,退休后他的第一个想法,是把自己职业生涯积累的“太多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传授给年轻教练和下一代足球人,让他们“尽快进步、少走弯路”。

职业俱乐部、专业足球队不在他的计划当中,他想去一个最能发挥作用、最需要自己的地方——“那就只能是投身校园、只能是服务青少年足球”。既然如此,最理想的人生下半场,莫过于依托这样一所学校,“既能给学生提供最好的足球训练,又能给足球人提供最好的文化教育。”通常来说,越是教学质量高的学校,开展足球的余地就越小,但总有一些学校会打破常规脱颖而出——阳光教育集团就是其中之一。

这边有国字号教练王海鸣择木而栖,那边是集团董事长马鸿鸣求贤若渴。两人走到一起,既是一种缘分,也有志同道合的原因。

图片

▲新球场的主队更衣室,让孩子尝试职业运动员的感觉

得益于马鸿鸣的战略眼光和投资力度,王海鸣领衔的这家校园俱乐部,拥有十余名专业教练员、过百万元的年度比赛预算,甚至还有自己新建的主场——千人观众席、主客队更衣室、裁判员休息室、运动员宿舍、教练员办公室、俱乐部办公室……这样的软硬件配置,已经超过了很多低级别的职业球会。

“我很感谢马董对足球的支持,包括对我个人的信任和关心。”王海鸣认为,董事长马鸿鸣对足球的认识高度和喜爱程度非同一般。“他经常说足球是一个系统性、长期性工程,一定要可持续发展,别总想着两三年要干出点啥。还总是提醒我,说别给教练组那么大压力,就让孩子们踢得开心、觉得好玩就行了。”

除了动用资金,马鸿鸣还反复动员旗下的校长、老师们“改变固有观念、支持足球发展”。为了让管理层对足球运动有切身的理解,学校组团前往贵州参观学习“村超”,回来之后,学校里“班超”和“校超”也开展得更加深入人心。

图片

▲王海鸣在学校执法"班超"联赛

图片

虽然在校园足球的个别执行细节上存在不同理解,但王海鸣感到欣慰的是,他和董事长在“青训理念”上的高度吻合,包括他就“中国足球为什么上不去”得出的一些反思性观点、突破性想法,也获得了投资人的深度共鸣。

“和日本足球相比,我们没有形成从高中输出球员的机制;从我执教中国大学生队获得大运会铜牌的经历来看,虽然接手球队的时间短,但学生球员进步得快、理解力强、执行力高。”他说,把育人放在第一位,把读书摆在更重要的位置,首先着手解决的是足球运动员的文化素养问题。其次是用更长的时间,也许六七年以后,开始从高中部向职业队和国字号球队输送后备人才。这样的话,孩子踢上职业,并没有缺失文化素养;踢不上职业走向社会,也会因为自身的文化素养和足球技能而更受欢迎。

图片

▲王海鸣外出就餐,巧遇小学组"班超"的参赛者

从小处做起,王海鸣要求,各年龄段球队一律要每天做好三件事:培养文明礼貌、注重时间观念、注意环境卫生。经过教练组的引导督促,球队面貌一新,不仅让家长感慨赞叹,外出冬训时,还感动了外地的大巴司机。“行为规范是素质教育的一部分,也是在我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在技战术之外改变足球人面貌的一种努力。”他说。

从娃娃抓起,阳光精英俱乐部继去年在小学部组建梯队之后,今年开始往周边的罗绣庄小学、第一实验小学派出教练,带动足球的影响,扩大选材的范围。硬件设置、专业师资、上升渠道、先进理念一应俱全,王海鸣称眼下最大的短板在于当地优质足球生源的稀缺,一方面,职业俱乐部的招生条件更优;另一方面,阳光教育集团本身的上万名在校生、遵化当地超过70万的人口基数的背后,是这座千年古县近乎足球处女地的事实。“要让足球得到当地家长的理解,我们还需要付出很多努力,就地取材是最理想的做法,但眼下我们还不得不从唐山甚至外地来补充球员。”

图片

▲王振杰讲解守门员如何掌控比赛

选材招生的问题,在身体条件远比其他位置要求更高的守门员教练王振杰这里更为突出。“我身边那么多孩子,不是没有合适的,但要么家长不答应,要么孩子喜欢别的运动。”这位前八一队门将说,这两年扎根校园,他享受到一种全新的工作乐趣,那就是在孩子最重要的人生成长阶段,陪伴和扶持队员走进大学。“今年高考,轮到我们高中男足的主力守门员了,我希望他能考上天津体院,给其他练守门的孩子做个榜样。”

出身专业队的高中女足主教练余立兵,则用一个身边发生的故事,对阳光精英俱乐部的青训理念做了一个平实生动的注解:去年九月,阳光燕山学校七年级招新,唐山市侯边庄小学的六年级毕业生、该校女足队员王梓晴引起了俱乐部的注意。这个女孩克服各种客观和人为的阻力也要到遵化就读,但提出一个让人吃惊的要求:“能不能不上课,只踢球?”据教练组了解,王梓晴因为痴迷足球,除了在足球比赛中露脸,排斥一切集体活动,因此在班级里没有什么存在感。

教练组对她进行了多次沟通和引导:“足球是一项团队运动,我为人人,人人为我。没有队友、伙伴、对手、观众的参与,足球不可能取得成功。你不参加班集体的活动,不对同学付出自己的热情和行动,所以同学们才会冷淡地对待你。”

图片

▲新落成的阳光精英俱乐部主场

王梓晴打开心结后,不仅积极参加班会、年级羽毛球赛,还成了主角,班里的人缘越来越好,个人糟糕的学习成绩也迅速改善。父母很快就发现了女儿的正向转变,惊喜之余找教练组了解原因。余立兵说:“改变孩子的一是孩子对足球的热爱,二是校园本身的环境,三是教练和老师得当的引导。”家长听了很感动:“她因为踢球踢得好,球队给了全免学费的待遇。但你们对孩子那么好,还不交学费的话,我们心里很过意不去。”

如果王梓晴将来成为职业球员,学习能力和团队意识的提升只会让她如虎添翼;如果走不了那条路,她会在别的行业更受欢迎。“进职业队、国家队当然好,”王海鸣说,凭借足球练就的体质、品质、意识,“成为一名会踢球的医生、老师也很好啊。”

(本版撰稿/左瑞)

图片

标签:
收藏
分享
发表评论
发布
暂无评论